2024-01-07 07:27:35 | 汇聚网
浙江2024高考的各科目所需学习的书籍数量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取决于学校和个人的选修科目。通常而言,高考涉及的主要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以下是一个大致的参考:
语文:一般会有课本、课外阅读书籍、文言文古代文学作品等。
数学:通常会有教材和习题集,以及一些参考书。
英语:一般会有教材、词汇书、阅读理解练习册、听力练习资料等。
物理、化学、生物:会有教材、实验教材、习题集等。
历史、地理、政治:会有教材、参考书、辅导资料等。
请注意,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具体的书籍数量可能会根据学校和个人情况有所变化。建议你参考学校教学计划和老师的指导,以确定需要学习的具体书籍数量。
2024高考复读生政策如下:
特别说明:
1、根据此前教育部要求,高校统一专业(类)在所有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应当一致。所以本文分析对“3+1+2”和“3+3”所有省份均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2、本文分析主要适用于2021届新高一及以后的学生。
2024新高考科目分析
1.物理+化学yyds
2024年新高考共有20种选科组合,其中物理、化学两科的覆盖率是最高的,统计下来发现,曾经的“理科标准组合”物理+化学+生物覆盖率高达96%。这个组合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强,能选的专业多,从数据上来看,是考双一流大学的NO.1选择。
覆盖率其次的是物理+化学+历史,覆盖率也在95%以上,但是这个选择只适用于3+3新高考省份;3+1+2的考生可以选择物理+化学+地理,覆盖率也在95%以上。而物化组合里最低的物理+化学+政治覆盖率大概在90%左右。
虽然2023届美术生选择复读确实有一定优势,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适应改革,不安于习惯
复读生很容易陷入经验与习惯的陷阱。因为自己经历过,有经验,往往对新的问题有先入为主的概念。积极适应改革、不要过于依赖经验习惯,这是复读生在面对改革后的艺考要跨过的必经之坎。
文化占比再提,需重视
虽然近年来美术生的文化要求一直在提升,但今年艺考改革后许多省份的综合分文化比例再度提升。对于文化较弱的复读生来说,务必要重视相关政策改动。既然决定复读,文化课也要更加重视起来。
汇聚网(https://www.dghjs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的相关内容。
高中地理知识点也是很多的,相信这也是很多高考学子的头疼之处。你们知道有哪些2022高考地理知识点 总结 吗?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欢迎阅读和分享。
目录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记忆口诀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 春分 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 夏至 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 秋分 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 冬至 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
69我国传统四季以 立春 (2月4日)、 立夏 、 立秋 、 立冬 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 霜降 冬雪雪冬小 大寒
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8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7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9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9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9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94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96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97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8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9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 8.16焦/厘米。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是季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存在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径流是指大气降水到达地面以后扣除蒸发量等损耗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则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
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时才称为矿产。有矿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则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和证据。
断层是岩石在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移动时,才能称断层。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
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是在静态下比较缓慢地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侵蚀是在较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易于察觉。
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热的赤道地区,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热带季雨林不连续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干湿季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由旱季落叶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与雨林相比,外貌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群落组成种类和结构比较简单。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地比土壤丰富,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因此。土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而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土地的社会属性。
前者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的占有情况。后者则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的材积总量,是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场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一次能源为没有经过加工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经过人为加工转换后得到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沼气与人工沼气、煤与煤气、核能与核电等都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关系。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养和养殖,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概念,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专指 种植 业(耕作业)。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 措施 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工业分布是已形成的工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工业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义之外,还有把工业生产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而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
领土和国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
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汇聚网
>>>
高考地理记忆口诀
京津沪渝直辖市
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
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
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
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渝藏西南
西北陕甘宁青新
晋豫皖和湘鄂赣
中部六省正崛起
中原大省河南省
大别山界鄂豫皖
太行山东冀鲁豫
陕甘宁边区延河唱---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
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
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高考地理是一科知识点很多的一门学科,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背记这些地理知识点,但是地理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学会后即能在高考中获得很高的分数,还能掌握许多生活中就能用到的地理知识。
>>>
2022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 2022高考地理预测考点及知识大全
★ 2022高考地理影响降水的9大因素知识点
★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 2022高考地理常用的表述方法
★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2022
★ 政治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以上就是汇聚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地理2024高考专题集训 浙江2024高考的各科目所需学习的书籍数量是?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汇聚网:www.dghjsx.com高考理综选择题口诀高考理综选择题口诀: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直后曲,先前后后。高考理综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其中选择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便更好地解答选择题,从而提高分数。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高考理综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一、先易后难高考理综选择题难度不一,有些题目非常简单,有些则非常难。因此,我们在做题时,可以先做一些易题,逐渐提高自己的信心和解
2024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其他信息:2024年普通高校会提前发布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需要根据选科要求进行选科。选考科目要求分为4类:1科、2科、3科或不提。选择1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2科或3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或3科;未提出科目要求的,表示考生可选考任意3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以浙江省为例:1.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由各普通高校依
2024年高考科目2024新高考选科要求为:教育部要求同一高校相同专业在所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需相同,各高校都是按照教育的选科指引进行选考科目要求编制。1、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数量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3.76%,含物理科目的占比为51.79%,含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6.46%,含历史科目的占比为1.74%,含“物理+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5.98%。2、可以看到相比以往
2024年陕西高考改革方案是怎样的?2024年陕西高考改革政策如下: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1、明确考试类型和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选择性考试成绩是高校录取参加统一高考考生的重要依据。2、明确考试对象和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合格
2024年艺考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2024艺考时间如下:1、2024年1至3月校考:2023年12月至次年1月,各大院校会逐步公布招生简章,一些校考院校也会公布校考考试的相关要求。是否决定参加校考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你的专业和文化综合能力而定。2、2024年4至6月文化冲刺:关注自己的校考成绩,看看自己获得了哪些院校的合格证,基本确定志愿填报方向。同时文化课也进入了冲刺阶段,就
天津2009年高考英语科口语测试题型说记者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2009年本市高考英语口语测试将于6月23日、24日进行。据了解,高考英语口语测试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考生通过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完成口语测试。参加口语测试时需携带考生证、身份证和口语测试通知单。请考生提前熟悉考场位置,按规定时间准时参加测试。另外,为了方便考生备考,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制作了口语测试过程演示视频,请考生
浙江省2024年艺考政策浙江省2024年艺考政策如下:从2024年高考招生录取起实施,即2023年12月份进行的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将依据《实施方案》组织考试。一:8个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考试,普通文化生即可报考。自2024年起,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8 个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安排在普通类
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选了生物、化学、地理,那么算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如果某个大学的专业只收理科生?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选了生物、化学、地理,既不算是理科生也不算是是文科生;改革后的招生计划上也不会再标注只收理科生或者只收文科生,而是根据具体专业标明考试的学科;例如,临床医学专业,招收有生、化成绩的考生;历史学专业,招收有历史成绩的考生;非新高考改革的省份,还是照常分
2024-03-11 00:51:49
2024-03-03 04:32:23
2024-01-30 13:12:27
2024-02-13 07:41:51
2024-06-12 13:53:55
2024-06-07 05: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