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2024-01-08 21:24:51 | 汇聚网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汇聚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价值观的因素、分数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地域因素、就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考生自身因素等等。考虑志愿的时候多种因素在一块考虑,兼顾一下,考虑面越宽,越有利于孩子发展。家长和考生要分清主次,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确定整体思路,然后再作出决策。科学填报志愿,理性规划未来的整体思路大致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确立职业目标,制定学业规划,分类设计

学业规划就是填报志愿选什么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学什么专业、通过何种途径努力达到确定的职业目标。可以说,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是制定学业规划的前提,也是设计填报志愿的基础。家长和考生可按以下类型,设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理想志愿。

1、志向优先型:

高考志愿是考生志向与意愿的体现,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确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选志愿尽量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及潜能,以利将来的发展。志向优先型考生实际已经确定了职业目标,决心在某个专业领域深造发展,专业方向已定,只依据本人分数高低选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

2、就业优先型:

对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把将来就业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立足4年学有所成后就业是首选因素。为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应尽可能选择未来几年后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群,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的优势专业,社会认同度高,就业和薪酬不错。至于院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分数作出适当调整,最好是所报几个专业能被录取为佳。

3、深造优先型:

对于部分高分考生而言,上大学只是打基础,考研乃至出国深造是目的。填报志愿应尽可能选择设有研究生院的名校,这种高校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多数专业设有博士点,有些还是国家重点学科。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类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研竞争力不强,出国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选择理科或工科偏理的专业。

4、录取优先型:

对省控线边缘分数偏低的考生,以保证能够录取为目的。这类考生应该选择往年刚过线就录取的院校或计划未满额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地域、院校档次、专业冷热等能满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证录取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理想专业。

5、兼顾综合型:

部分过重点线20分左右的考生,各方面因素都要兼顾。这部分考生应对拟报院校的专业实力、往年录取分数变化了解透彻,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选择一些有实力的相对冷门院校,或选择地域偏僻、档次较高的院校,运用填报志愿技巧,挑选适合自身特性的较好院校及专业。

二、理想院校的整体要求及因素取舍

1、拟报院校的层次应相对高一些。

从院校综合实力上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等。其中“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全国共有116所,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老牌高等专科学校综合实力较强;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实力较强。档次相对高的院校社会认可度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牌子亮,考研有实力。考生可根据自身分数情况,尽可能选择档次较高的院校。

2、拟报院校的专业整体上要相对理想一些,所报专业实力强一些,尽可能选择拟报院校的主体(特色)专业。选报专业应能体现考生的志向,上理想专业,学习有动力,有利于将来长远发展。

3、拟报院校近3年的录取分数相对稳定或低一些,考生成绩如若能达到上年平均录取分数(位次),专业满足率就高。

4、拟报院校如在外省应选择在当地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因为同一院校在不同省份其社会认同度是不相同的。这种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好一些。

5、拟报院校所在城市要相对发达,有利于考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好是省会城市高校。

6、拟报院校的收费和消费相对低一些。

以上6方面不能要求同时满足,只能有几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前二条是主要的,后四条是次要的。六个方面之间有联系也有冲突,院校实力和专业那个是主导因素,要根据考生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来讲,高分考生学校档次是主导因素;低分考生专业是主导因素;中分考生学校和专业要兼顾。地域及其他属于可争取因素。

三、对学科(专业)门类的了解及就业概况

了解学科(专业)门类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专业理清方向。 汇聚网

1、理科类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学、地球物理、大气科学、力学、统计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考研出国相对容易,优秀者从事科学研究。其他毕业生就业相对难一些,近两年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2、工科类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车辆工程等工程技术类专业,就业率较高。

3、文史类专业:像汉语言文学、外国语、新闻学、历史性、法学考古学图书馆学、民族性等专业,优秀者从事学术研究;如若改行知识面广一些,适应性也较强。文史类专业整体就业相对困难一些。

4、社科类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宗教性、国际政治等专业,优秀者搞学术研究或从事公务员职业,一般者就业相对困难。

5、经管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优势大一些,适应面更广,热门紧俏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好一些,其他专业就业也相对困难,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

6、医护类专业:专业性强,就业看院校牌子,三甲医院只接收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一般医学院或医学高专毕业生绝大多数到社区或乡镇医院就业。

7、农学类专业:就业容易,工作生活条件相对差一些。

考生本人在设计未来从事的职业时,应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将来就业前景相结合,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还要考虑社会需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选择专业从将来就业考虑,瞄准职业选专业。

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选择专业的前提,尽可选考生择未来10年最具潜力的行业所对应的相关专业,如:汽车行业、航空航天业、电子信息业、海洋船舶业、石油化工业、有色金属业、装备制造业、能源材料业、轻工食品业、交通物流业等。这些行业都属于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人群的主要渠道。尽量选择院校的主体特色专业,选择独立完整的具体专业,慎选或不选边缘交叉类专业。

(2)选择专业要适合自己的性格特征。

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计划性、敏感性、逻辑性的职业,例如研发人员、会计、技术人员等。

(3)选择专业要看本人相关科目成绩确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语文,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的专业。

数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

喜欢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或小语种等专业。

喜欢学习政治的同学可以选择政治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

喜欢历史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等专业等。

喜欢地理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测绘测量,遥感,资源环境等地理类,地质类,勘探类,测绘类,规划类,气象类等。

喜欢学习物理,数学成绩也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

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喜欢生物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

(4)如果愿意将来从事父母所在行业的职业,尽可填报这些行业所对应院校的相关专业,学成后回父母所在系统就业,也是一种务实的专业选择。

(5)选择所学专业在全国招生数量少的院校。这种专业毕业生较少,对口接收相对容易;不宜选择招生院校很多而且是通用专业,就业相对困难。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各学科的考试时间安排有什么科学依据?

谢邀,首先祝2019考生结束高考了。作为一个远离高考有两三年的师姐,除了辅导一下学生作业就和高考没什么联系了,可是我必须说: 高考的时间安排是科学的! 下面我将从高考时间科学性来给大家讲讲为什么时间要这样安排!

全国的高考时间都是安排在六月初。以广东省今年(2019)高考时间安排为例,第一天上午下午分别安排了语文和数学,第二天上下午分别安排了综合科目和英语。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是六月呢?为什么是这些科目排序呢?

第一,1977年开放高考之后,时间就基本稳定在了每年7月份。学生们的期末考试也是安排在7月初。可是高考是中国孩子们人生最为关键的一考,经过多方面考虑(包括7月天气炎热不利于考生复习发挥以及老师阅卷,南方在夏日不可控的天气状况较多以及9月开学时间顾虑等等),教育部在十几年前进行了改革,把高考时间提前了1个月。 这个调整让各地考生都能在可控性较强和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高考。 为了高考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部可是用心良苦。

第二,在科目的安排上,据我的任课老师说是这个样子的:

语文 作为我国考生的基础科目,首先是要在高考上体现它在我国教育上的重要地位,其次是语文注重平时积累,对临场发挥心理状态要求并没有其他科目那么高,对考生情绪起一个稳定作用。

数学 是一门注重逻辑的科目,在下午同学们的状态慢慢能适应起高考,就在这个时候安排了一门较难的科目,考完还能有比较多的休息时间。无论考试发挥的情况,数学考完了考生都能有长时间的充足休息。

综合科目 (我考的是理综科目),题量巨大其实更多要求是高强度的集中力,所以安排了上午让考生能一鼓作气把精力全给综合科目了。

英语 是一门拉分不会太明显的科目(对比理综数学这两门),注重平时积累。安排在最后是平复考生所有的情绪,给以高考完成最后一科的信心。同时也考虑到英语阅卷的自助化比较高,安排在最后能保证高考各科成绩能够统一出分。

写在最后,高考安排就写到这儿啦~ 其实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安排都是科学的,都想帮助你们发挥到最好的自己。 所以加油吧,高三党们~

喜欢的话,别忘了点赞分享啊!

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江苏省小高考考试时间

汇聚网(https://www.dghjs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省小高考考试时间的相关内容。

江苏省小高考考试时间如下:

1.信息技术科目(机考)考试考试时间为2023年1月7—9日。分三天进行,每天6场,每场60分钟。具体如下:

2.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笔试)考试考试时间为2023年1月11—13日。除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90分钟外,其他各科目均为75分钟。具体如下:

小高考特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会考,考试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很多大学也对小高考成绩有所要求,因此从2011年起,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被称为小高考。

考试对象为江苏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要求,自行确定报考科目。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学业水平测试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以上就是汇聚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汇聚网:www.dghjs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