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必备古诗文2024 2023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

2024-01-19 05:59:25 | 汇聚网

今天汇聚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考必备古诗文2024 2023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必备古诗文2024 2023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

2023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

2023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72篇包括《论语》十二章、《阿房宫赋》(杜牧)、《赤壁赋》(苏轼)、《过秦论》(上)贾谊、《将进酒》(李白)等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新高考必背语文古诗词72篇篇目,大家可以参考。
必修10篇:
1.《论语》十二章
2.《劝学》(《荀子》)
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5.《师说》(韩愈)
6.《阿房宫赋》(杜牧)
7.《六国论》(苏洵)
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9.《赤壁赋》(苏轼)
10.《项脊轩志》(归有光)
选择性必修10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2.《报任安书》(司马迁)
3.《过秦论》(上)贾谊
4.《礼运》(《礼记》)
5.《陈情表》(李密)
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
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9.《石钟山记》(苏轼)
10.《登泰山记》(姚鼐)
诗词曲40篇
1.静女《诗经》
2.无衣《诗经》
3.氓《诗经》
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短歌行》(曹操)
6.《归园田居(其一)》陶潜
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9.《山居秋暝》(王维)
10.《蜀道难》(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2.《将进酒》(李白)
13.《燕歌行》(高适)
14.《蜀相》(杜甫)
15.《客至》(杜甫)
16.《登高》(杜甫)
17.《登岳阳楼》(杜甫)
18.《石头城》(刘禹锡)
19.《李凭箜篌引》(李贺)
20.《菩萨蛮》(温庭筠)
21.《锦瑟》(李商隐)
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3.《望海潮》(柳永)
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7.《登快阁》(黄庭坚)
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0.《声声慢》(李清照)
31.《书愤》(陆游)
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9.《长亭送别》(王实甫)
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选修教材12篇
1.《老子(节选)》 2.《季氏将伐颛臾》
3.《大学(节选)》 4.《中庸(节选)》
5.《孟子(节选)》 6.《逍遥游》
7.《谏逐客书》 8.《兰亭集序》
9.《滕王阁序》 10.《黄冈竹楼记》
1、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要记住一首语文古诗词,就先要弄懂古诗词中每一句的含意。在了解全诗层次大意的基础上,反复地读几遍,印象就深了。否则,对古诗词的诗意一知半解或层次不清,记忆就慢,即使暂时记住了,也会很快又忘掉。
2、形象背诵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的诗古诗词的标志。如果我们能在理解古诗词的诗意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一首诗所反映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牢靠,语文古诗词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
3、抓头字背诵
高中语文背诵古诗词时常有这种情况,一些本来记得很熟的诗,突然在某个环节上卡壳。这时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或词),就会很快地接上。这说明每句古诗词的领头字,都具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所以,要下功夫尽可能将它记牢。

高考必备古诗文2024 2023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

2024年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

2024新高考必背篇目静女、无衣、离骚、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拟行路难、春江花月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燕歌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阳楼、琵琶行(并序)、李凭箜篌引、锦瑟等。
1、《静女》(《诗经》)
2、《无衣》(《诗经》).
3、《离骚》(屈原).
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短歌行》(曹操)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9、《山居秋暝》(王维)
10、《蜀道难》(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2、《将进酒》(李白)
13、《燕歌行》(高适)
14、《蜀相》(杜甫)
15、《客至》(杜甫)
16、《登高》(杜甫)
17、《登岳阳楼》(杜甫)
18、《琵琶行》(白居易)
19、《李凭箜篌引》(李贺)
220、《菩萨蛮》(温庭筠)
21、《锦瑟》(李商隐)
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3、《望海潮》(柳永)
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7、《登快阁》(黄庭坚)
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0、《声声慢》(李清照)
31、《书愤》(陆游)
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9、《长亭送别》(王实甫)
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一轮复习进入正轨,很多同学却还在烦恼语文背书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高考语文默写背诵篇目,不仅量大而且难以把控范围,很担心自己白用功。
事实确实如此,自2023年开始,使用新高考全国卷的省份均采用2017版课标,其中的推荐背诵篇目就有所更改,比如删去了“氓之蚩蚩(诗经)”,新增了《离骚》、《琵琶行(并序)》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篇目并未在新教材中出现,却包含在新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背诵范围之中,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更狠的是《报任安书》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要是谁背了全文五千多个字就有点冤大头了。

高考必备古诗文2024 2023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

2022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

汇聚网(https://www.dghjs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的相关内容。

高考语文中,有很多必备的古诗词,学生们必须掌握,这样语文才不能丢分,小编整理了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来看一下!

初中五十篇

1.《论语》(共十则)、2.《孟子.鱼我所欲也》、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左传.曹刿论战》、5.《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前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诗经.关睢》、18.《诗经.蒹葭》;

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李贺、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隐、38.《无题》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王安石、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45.《游山西村》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己亥杂诗》龚自珍。

高中十四篇

51.《荀子.劝学》、52.《庄子.逍遥游》;53.《师说》韩愈、54.《阿房宫赋》杜牧、55.《前赤壁赋》苏轼;56.《诗经.氓》、57.《离骚》屈原;58.《蜀道难》李白、59.《登高》杜甫、60.《琵琶行》白居易、61.《锦瑟》李商隐;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一、全文通读。无论是懂还是不懂全文的意思,小编认为首先都需要能够全文的通读一遍,先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看全文,无论是正确或者错误的,并且最好能够将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搞清楚,至少在意思上面能够解释的通。

二、对照参看译文。这一步非常的重要,对照自己刚开始看文章的时候,自己所理解的意思,在看真正的译文,会对文章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也会明白当时自己所译不同之处,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汇聚网

三、翻译全文。在看两次译文之后,看着全篇的文言文,自己翻译成白话文,这个时候,不要再看译文了,如果实在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看两次译文,直到能够全部翻译通顺为止,这对理解全篇内容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汇聚网整理的高考必备古诗文2024 2023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汇聚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汇聚网:www.dghjs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必备古诗文2024 2023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相关推荐
高考必备64篇古诗文(高考古诗文必考篇目)
高考必备64篇古诗文(高考古诗文必考篇目)

高考必备64篇古诗文高考必考的古诗文都有哪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必背的古诗文,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参考与帮助。高考必背64篇古诗文1.《论语》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前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

2024-03-11 22:31:19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摘抄 高分作文必备(2024年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摘抄 高分作文必备(2024年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

2022高考作文经典素材摘抄高分作文必备语文作文怎样才能写好?那就是多看多背,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语文作文经典素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摘抄1.友谊对待友谊,我们要用真心去感受,要用真情去培植。当朋友高兴时,我们和他一起分享快乐的喜悦;当朋友伤心难过时,我们帮他分担忧愁痛苦;当朋友茫然失措时,我们鼓励他迷途知返。友情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

2024-02-22 01:08:15
高考经常考的古诗词(高考必备64篇古诗文)
高考经常考的古诗词(高考必备64篇古诗文)

高考经常考的古诗词高考经常考的古诗词可以分成三大类,分别是经典名句、文言文选段和名家名作。1、经典名句这类古诗词是一些广为流传,富有哲理,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这类古诗词要求考生熟记原文,了解作者、出处、背景、意义等。2、文言文选段这类古诗词是一些选自文

2024-03-12 10:07:38
广东高考作文必背古诗文多少片篇?
广东高考作文必背古诗文多少片篇?

2024广东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广东高考招生选科要求如下:一、物理类考生专业可选择范围更大在本专科加起来总计6.4万个专业中,本科专业有3.9万个,专科专业为2.4万个。在本科专业中:首选科目“仅历史”和“仅物理”可选择的专业数量范围差距悬殊,占比分别为0.93%和36.86%,可以说首选科目为“仅物理”的专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未来专业选择范围更大,首选科目为“物

2024-03-27 04:13:50
新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是什么?
新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是什么?

新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是什么?2022新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是如下:一、《离骚》二、《蜀道难》三、《锦瑟》四、《琵琶行》五、《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七、《卖炭翁》八、《孟子鱼我所欲也》九、《小石潭记》十、《陋室铭》十一、《饮酒》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十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24-03-21 13:23:57
新高一语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新高一语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语文合格考考必背篇目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常见的有:《离骚》、《蜀道难》、《锦瑟》、《琵琶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卖炭翁》《孟子.鱼我所欲也》、《小石潭记》、《陋室铭》、《饮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过零丁洋》、《庄子·逍遥游》、《阿房宫赋》、《廉颇蔺相如列传》、《湘夫人》、《声声慢》、等。1、孔子语录论语子曰:“学

2024-03-11 02:42:47
高中必修二语文有哪些篇目要求背诵?
高中必修二语文有哪些篇目要求背诵?

高中必修二语文有哪些篇目要求背诵?高中必修二语文必背篇目有如下:1、过秦论(背诵最后三段)——贾谊《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2、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

2024-02-18 03:23:34
山东高考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有哪些?
山东高考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有哪些?

山东高考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有哪些?山东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如下:必修8篇1.《劝学》荀子2.《屈原列传》司马迁3.《谏太宗十思疏》魏徵4.《师说》韩愈5.《阿房宫赋》杜牧6.《六国论》苏洵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8.《赤壁赋》苏轼选修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报任安书》(司马迁)3.《过秦论

2024-03-03 01: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