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新高考选生物有优势吗?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

2024-02-04 02:37:55 | 汇聚网

今天汇聚网小编整理了新高考选生物有优势吗?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选生物有优势吗?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

2022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热门推荐)

目前实施新高考的省份中有六个省实行3+3的选考形式,那3+3模式的最佳组合是什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热门推荐),欢迎大家来阅读。

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

学霸组合

物理+化学+历史组合是可报专业比例最大的组合。但是这个专业难度比较大,一般不建议选择,因为选择这一组合的学霸特别的多,容易出现学霸互掐,最终成为炮灰的可能。但是如果学生真是有很高的实力,这一组合绝对是最佳的组合。

中等生的组合

1.物理+化学+地理组合仅次于学霸组合,可报专业比例较高,难度偏上,属于偏理的组合。科目之前联系紧密。但是比较适合男孩,女孩子适合的专业还是偏少的,多见于那些不限制选课的专业和医学的部分专业。

2.化学+生物+历史组合虽然偏理但是难度系数不是很大,属于中等偏下,可报专业比例中等不是很高,而且专业男女生都能上的比较多。很多学生物理不是很好的,退而求其次这个组合就很适合选择了。

学习较差的学生的选择

生物+政治+历史组合偏文,难度较小,虽然可报专业比例较小,但是完美的避开了需要很强知识基底的专业,这个组合有生物,部分理科专业例如医学方面的专业还是有选择的空间的,而且历史政治学科链接紧密,在文科类专业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优势。

这几种组合只是针对无偏科的学生而言的,如果学生本身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可以做部分的修改,比如物理和化学,化学和生物的变换。总之选课组合之中,学霸组合没有一定基础不要选择,全文组合虽然简单,但是局限性太大也不建议选择。

针对3+3模式应该如何选科

第一、专业可报比例。选科一定要查看组合的专业可报比例,尽量挑选比例较高的组合。而且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选科要求也不一样,学生选课的时候可以参考目标院校或者目标专业来选择,可报比例最高的组合。

第二、赋分优势及难易程度。每科科目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尽量做到难易结合。在等级赋分上,人数较多的学科赋分会占优势,选科的时候完全可以借鉴赋分的因素来做抉择。

第三、学科之间的联系度。3+3组合的选择除了要看专业和赋分之外还要看学科之间的联系程度。学科之间联系紧密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更轻松,专业选择才能更多,比如政治和历史,物理和化学,化学和生物,物理和地理等。两个学科的联系紧密,对应的专业也多,学习的思维也一样,这种组合才能更好的提升成绩和竞争力。

新高考改革的思考

一、新高考改革给高中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 爱好 ,根据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选考科目。

2、挑战:以浙江省为例,3门选考科目,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组合。这样的组合排列达到了35种,这么多的选择给学生选课和高中安排课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导致某些高中只限定了几种选择,开设几种课程,学生只能在这几种选择中选课,否则无法开课。

35种选择形式,造成学生选课并非从兴趣和爱好的角度出发而选择,他们会从科目的难易程度出发。浙江省2017年公布的高考选科科目发现,物理是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最高的科目,达到了91%的覆盖率。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都避开了物理。从杭州市2016年10月公布的选考数据发现,选考最多的是化学,然后依次是地理、历史、政治、物理、生物、技术,物理列倒数第三位。

从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说,一个学生要填报80个专业志愿,由于批次合并后增加了区分高校层次的难度,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如果对高校没有深刻的研究和调查,志愿填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一本分数,填报三本专业”的现象,这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新高考改革给搞高校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校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选科要求选拔学生,更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另外,会促进高校深化专业结构改革,增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吸引力,整体提高学校实力。

2、挑战:首先是确定+1的录取科目很麻烦。从2017年录取的情况来看,一般高校均确定“三门选考科目,一门符合即可”的专业对口方案。结果却出现了选考专业与录取专业“错位”的情况。如高校物理学专业要求是必须学习物理和化学,而学生只要三门选课中只要有化学就可以录取,那物理怎么学呢?这会给高校教学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挑战。但是,如果科目限定必须选物理,则高校可能会面临选考物理的学生人数少,造成生源不足,或者是造成录取分数大段下降。

2022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热门推荐)相关 文章 :

★ 2022新高考政策3+1+2如何选科

★ 2022新高考后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 新高考怎么选课才合适呢

★ 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思考

★ 2022年高考考多少科

★ 新高考最不建议的选科组合

★ 新高考“3+1+2”模式如何填报志愿

★ 2022高考填报志愿流程

★ 2022高考如何报考志愿的步骤最新

★ 2022年高考复习方法技巧

新高考选生物有优势吗?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

新高考选生物有优势吗?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

新高考省份的同学会面临选科的问题,对于新高考3+1+2省份的同学来说,生物是再选科目中的一门,很多人都疑惑新高考选生物与优势吗?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呢?老师本期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新高考选生物有优势吗?

一般理科成绩好的同学,都会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科目,根本不会担心选生物是否有优势这个问题。所以对于是否选择生物这门科目,一般都是首选科目为历史的同学比较关心的。

(1)从专业选择上来看

从新高考3+1+2省份的选科数据来看,要求必选生物的专业数量是相对较少的。一般选择生物能够报考的专业有生物工程类、环境生态类、森林资源类、动物医学类、水产类、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等。这些专业在高考众多专业中,并不是那么热门,但整体可以增加报考的专业数量,给自己更多的选择。

(2)从学习难度来看 汇聚网

生物虽然是传统的理科科目,但被人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该学科在数理化生中的难度最低,更容易学习,性价比也是最高的。因为学习相对简单,对于首选科目为历史的同学,选择一门生物学科是比较合适的。只要自己平时学习努力,储存的信息够多,在高考的时候是很容易拿到高分的。同时,原始成绩分数越高,排名就越靠前,这样赋分后的成绩就会越高。因此选择生物,对于整体成绩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二、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

老师认为,其实选择两门科目都有不同的优势。

(1)选择生物

如果再选科目选择生物,那么不用像政治那么过多的记忆和背诵,也不用像物理和化学一样对逻辑思维的要求过高,学习的难度也比较低。同时,生物因为学习难度低选择的人较多,在新高考等级赋分制度下,选考人数越多的科目赋分会更有优势,所以生物比政治更容易赋分。

(2)选择政治

虽然选择政治的人数较少,高考拿分也比较不容易。但是大部分尖子生们都会选择较难的科目,所以选择政治的大多数都是成绩中等的学生,也就是说大家的起点是相似,那么提档的难度就会随之降低,只要自己多记忆和背诵,还是会容易将分数提上去的。同时,政治是大学的必修课程,不管是以后选修什么专业,政治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以后有读研深造的想法,政治可是必考科目知识。

因此,不管是选生物还是选政治,其实都有各自的优势,具体看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新高考选生物有优势吗?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

2025高考选科要求

汇聚网(https://www.dghjs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5高考选科要求的相关内容。

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可报院校优势明显,可以综合考虑。对于2024/2025届高考生来说,

1.若专业方向明确,那么根据专业要求来,需要物理+化学双选的就选上,需要单科必选的也要选,没有要求的就选自己成绩最好的三科。2.若专业方向不明确,成绩较好,建议物化一起选上,未来可选的空间较大。985/211名校、以及理工农医四大门类专业基本上都要求物理+化学。3.若专业方向不明确,成绩中等,建议先确定大概的专业方向。比如可能会学习偏理工科,最好物化选上,可能偏向文科,就选自己成绩较好的几科,怎么分数高怎么选。4.若成绩普遍较差,且没有突出学科,建议按排名最靠前的3科来选。如果喜欢物理化学的,喜欢或者接受理工科的,物化放心大胆去选。如果不喜欢理工科的,物理化学学起来很吃力的,建议慎重考虑,毕竟物理化学赋分后难拿分,尽量选择其他科目,哪个学科容易拿分选那个学科。5.如果将来肯定不从事理工农医专业,而有志于文法公管类、财经类、语言类的孩子,或者选专业的时候“物理+化学”用不到的学生,这两门学科能不选的就不选。可以对照下表选择。

以上,就是汇聚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选生物有优势吗?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汇聚网:www.dghjs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新高考选生物有优势吗?新高考选生物好还是政治好?”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