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7 03:46:09 | 汇聚网
山东省高校排名如下:
2022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山东省大学排名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生以及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但是教育部门并没有公布权威的大学排名榜单,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为大家整理的山东省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第四梯队的大学,供大家参考:
1、第一梯队
这些大学为985、211大学,且为双一流大学建设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2、第一梯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这所大学不是985大学,但是211大学,也是双一流大学建设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3、第三梯队
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
4、第四梯队
烟台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聊城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
5、部分重点大学介绍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成员。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之日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后历经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时期,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等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本科学校排名公办:
1、山东大学
2、中国海洋大学
3、山东科技大学
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青岛科技大学
6、济南大学
7、青岛理工大学
8、山东建筑大学
9、齐鲁工业大学
10、山东理工大学
11、山东农业大学
12、青岛农业大学
13、潍坊医学院
1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15、滨州医学院
16、山东中医药大学
17、济宁医学院
18、山东师范大学
19、曲阜师范大学
20、聊城大学 汇聚网
21、德州学院
22、滨州学院
23、鲁东大学
24、临沂大学
25、泰山学院
26、济宁学院
27、菏泽学院
28、山东财经大学
29、山东体育学院
30、山东艺术学院
31、枣庄学院
32、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33、青岛大学
34、烟台大学
35、潍坊学院
36、山东警察学院
37、山东交通学院
38、山东工商学院
39、山东女子学院
40、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41、山东政法学院
42、齐鲁师范学院
43、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44、山东管理学院
4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46、齐鲁医药学院
47、青岛滨海学院
48、烟台南山学院
49、潍坊科技学院
50、山东英才学院
51、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52、青岛黄海学院
53、山东现代学院
54、山东协和学院
55、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56、烟台理工学院
57、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58、青岛城市学院
59、潍坊理工学院
60、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61、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62、泰山科技学院
63、山东华宇工学院
64、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65、青岛工学院
66、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67、齐鲁理工学院
68、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69、烟台科技学院
70、青岛电影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汇聚网(https://www.dghjs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大学名单的相关内容。
序号 学校名称 省市
1 北京大学 北京
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3 清华大学 北京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6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7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8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9 南开大学 天津
10 天津大学 天津
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12 吉林大学 吉林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14 复旦大学 上海
15 同济大学 上海
1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17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18 南京大学 江苏
19 东南大学 江苏
20 浙江大学 浙江
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22 厦门大学 福建
23 山东大学 山东
24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25 武汉大学 湖北
26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27 中南大学 湖南
28 中山大学 广东
29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30 四川大学 四川
31 重庆大学 重庆
32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33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34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35 兰州大学 甘肃
36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37 东北大学 辽宁
38 湖南大学 湖南
3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以上就是汇聚网整理的山东省高校排名 山东本科学校排名公办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汇聚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汇聚网:www.dghjsx.com山西高考位次全省排名山西高考位次全国排名如下:山西高考理科排名对应学校(1~10000名):根据国内各大学在山西省理科的招录数据可知,2022年山西省高考成绩在1万名之前的理科考生能上的学校有76所,对应的分数为667分~560分。在这个范围内,收分最高的是清华大学,全省录取位次为70位,对应分数为667分;收分最低的是北京化工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全省录取位次为9960位,
2022年压线本科公办学校压线生能上的公办二本学校二本压线捡漏的大学还包括:广西科技大学、吉林化工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等院校。下面是具体内容:压线二本公办大学介绍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西南地区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柳州市。学校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是直属广西壮族自
二本压线生的最佳选择二本压线生要尽量选择往年二本批次有征集志愿的院校及专业。二本线边缘压线考生应该如何填报志愿:1、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专业之间要有合理梯度,同时不能放弃第二、第三志愿,三个志愿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避免一旦落选直接掉入下一批次录取。根据自己的所估分数和录取线差,去广泛定位学校,利用出分前的这段时间去深入了解每一所学校。2、综合考虑
2022理科压线二本学校刚过二本线的公办大学理科二本的公办大学有:安徽理工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山西大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院校。2022刚过二本线的理科公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办学120余年来,学校秉承“真、诚、勤、勇”校训精神,弘扬“大机电、大土木”传统优势,面向“大海洋”新兴领域,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
广东专科分数线排名广东专科分数线排名如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为488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为478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为475分;南方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为472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为467分;韶关学院:录取分数线为461分。广东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高校和专科院校,这些学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全国分低的公办二本全国公办二本分数低的大学有:河北中医学院、廊坊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湖北医药学院可以参考的公办二本大学1、辽宁传媒学院(426分)辽宁传媒学院校园有南北两个校区,二本院校中录取分数低,学校有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辽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2、成都东软学院(439分)成都东软学院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
山西省二本最低的院校山西省分数线最低的二本大学有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山西工商学院、晋中信息学院等。1、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录取分数为494分。山西晋中理工学院(ShanxiJinzhongInstituteof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拥有经、管、文、法等7大学科门类,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校。学校创建于2002年,2021年2月经
山东省重本学校有哪些山东省重本学校有如下:1、山东大学山东大学(Shandong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2、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OceanUn
2024-03-11 00:51:49
2023-12-20 16:32:10
2024-03-03 04:32:23
2023-11-25 03:28:06
2024-06-07 05:21:12
2024-03-30 12:56:01